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旅游问答

如何做到乡村景区化发布日期:2016-03-22  作者:华汉旅业

       乡村景区化的五种手法 
       田园都市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区域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要素资源,实现乡村景区化。目前,大都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城市化改造中呈现出规划模式化、功能简单化、特色模糊化、景观(面貌)单一化的规划结构,因此必须通过结构优化与景观升级来实现景区化发展的目标,从而把农业项目转化为旅游项目,也是在城乡互动的结构下将旅游系统推进介入新农村建设的最好切入机制。

       1、情趣化乡土意境的塑造
       除了常规的手法之外,创新采用的艺术手法更能引起游客的共鸣,形成眼球效应。以景观花海、麦浪、大尺度果林等乡土资源为特色,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以创意性的思维与艺术性手法形成具有震撼力的景观效果。

       2、生态化景观的推进 
       亲近自然、唤醒对农耕文明的记忆是人们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人们的定性思维习惯把城市作为现代的标志,而乡村的原始性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乡村景观的本质特征。因此,景观生态化手法作为当前景观设计的一大潮流,无疑更应该成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景观生态化以生态和谐为特点、遵循生态学的原理,以本土化植物配置,主要采用乡土化的材料,使其在对环境造成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艺术美和功能性的统一。如以玉米地作为隔断的玉米生态迷宫、花卉迷宫等,简约、乡土的采摘园休闲果吧。

       3、互动化游乐的创新 
       乡村旅游的本质就是交流,在行走中体验美景,增强参与性、增加乡村游乐活动的动感,引入鲜活的、互动的、动态的主观感受,能被赋予更多新奇性与趣味性。如将传统农耕文化的静态展示与游客参与农事劳动的动感体验相结合,使游客能更深切地体会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4、文化底蕴的融入
       文化元素注入乡村旅游产品作为底蕴,将使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得到提升。在文化体验化手法的运用中,要以原始性和田园性为最基本的要求,体现民俗文化的生态理念,挖掘和凸显原生态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

       5、休闲化品位的提升 
       乡村景区升级的品位休闲化改造是基于现有乡土资源与乡野氛围,营造更适合现代人品味、追求返朴归真意愿、享受乡土情趣的休闲环境。如对设施农业的品位休闲化提升,将传统的只用于农业生产的温室大棚所提供的“恒温环境空间”与休闲活动相结合,依托温室大棚内的农作物,提升内部景观,设置各式休闲吧、休憩节点等,提升乡土园艺景观特色的休闲品位。

       结语: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城乡互动结构下乡村同步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课题。当前,国内很多地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都在面临着城市扩张,乡村消逝的问题。综上所述,乡村的继续存在与乡村风貌的适度保留绝非是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先决条件。以乡村旅游为手法,大力发展农业休闲,将农业发展与城市扩张相融合的田园都市发展模式,是创造和实现城乡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模式。按照田园都市的发展模式,能推进乡村地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城镇化改造升级与乡村旅游的转型和茁壮成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农村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提升农民收入,从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形成新增消费,使中国保持增长的有效途径。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