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提出的又一项区域发展战略。而农业作为东北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华汉旅认为:东北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 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手段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得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得到突破性的改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但还未发展成为美国大农场式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粮食加工转化能力低,具体表现为农产品的大量积压和滞销以及劳动力的剩余。而休闲与
观光农业则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和闲置的生产资源,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淳厚质朴的民风民俗来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而推动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尽早地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 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特色住宅的修建和先进设施的引入。
(三) 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
一方面,东北地区地大物博,山脉、草原、江河等自然景观齐全,其中森林资源的优势最为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气候四季分明,景色各具特点;粮食产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状况良好;此外,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地区以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满、蒙、鄂伦春、鄂温克、朝鲜族等民族风俗和习惯,多元的民俗文化对于境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由土地产出率不断提升而解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农民工大军中分流出一部分劳动力,使他们能够实现“打工不离土,增收不离乡”,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四) 拉长产业链条,振兴地区经济
事实证明,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应该看到休闲观光农业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它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五) 传播东北文化,促进城乡融合
休闲观光农业为东北地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非东北地区的游客踏上这一方黑土的时候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质朴淳厚的乡土气息,欣赏到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涌的江水等自然景观,见识到粮食播种、果树种植等农业生产的过程,领略到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关东风情。而且,休闲观光农业满足了久居城市的人们回归自然、亲近乡土的需要,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