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旅游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其内因是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好奇与探索本能, 其外因则是客观世界的自然、人文差异及其价值。随着社会物质、技术、经济条件的发展, 旅游者不断地跨越经济与时间门槛,社会旅游现象不断地发展。该客观现象在逐步集聚环境信息、资本、物质、能量和客流的过程中, 其内部各要素的独立运动逐步产生了协同。在社会经济普遍开放、旅游规划普及的新世纪, 旅游现象各要素之间, 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内部要素互为支持、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些有别于50 年代初期“现代旅游现象”的有机整体, 称为旅游系统。
旅游系统是一个以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为核心, 以人流的异地移动性为特征, 以闲暇消费为手段, 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边缘组合系统。旅游系统的结构, 由旅游者、旅游地和旅游企事业三大要素集所构成。旅游者要素汇集成旅游动机, 旅游目的地要素汇集成旅游吸引力, 旅游企事业要素汇集成旅游连结力。三大要素集之间通过吸引力——需求键, 消费——生产键,资源——利用键,联接成为有机的功能耦合整体。
旅游规划随着其客观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古代零星的旅游、战后的“现代旅游”到旅游系统, 旅游现象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性演化过程。相应地,“旅游规划”从古代“巡游安排”开始, 到1959 年夏威夷的“旅游地”规划, 到80 年代的“旅游业”规划, 是一个流变的历史过程。90 年代以后, 国际上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开始走向对“旅游系统”的规划。旅游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必将顺应旅游现象的客观发展趋势。
21 世纪的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系统的整体进行规划, 这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规避旅游发展风险、增加旅游发展机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旅游规划自身技术日臻成熟、其社会作用不断增强的大势所趋。旅游规划的对象发展到旅游系统, 将带来两种影响。第一, 意味着将调动社会及政府部门所拥有和管理着的、旅游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人力、物力、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共同为旅游系统在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第二, 意味着要冲破历史形成的学科壁垒和行政条块分工, 依靠科技与管理的进步来强化旅游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系统的组合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权衡利弊, 旅游规划的对象发展到旅游系统, 需要付出一定的规划与管理代价。不过, 与其他推动旅游发展的方式所须付出的代价相比, 它是一条代价低微的、驶向旅游强国的捷径。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