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我国的乡村至今在广大区域仍采用传统劳作工艺进行传统产业生产,经济发展滞后,交通设施薄弱,开发资金短缺,旅游人才稀少。因此,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经营发展模式。
1、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如云南石林县的五棵树村、宁蒗县泸沽湖的落水村、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罗平县多依河景区的周边乡村均属这种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二是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2、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由乡村农民自行组织或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如云南昆明市团结乡、丽江市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昆明市福保文化村、玉溪市大营街等。
乡村组织型模式的条件与意义,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毗邻旅游市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乡政府、办事处统一规划、开发和建设主要旅游吸引物,引导和组织农民户建设接待设施,开展旅游接待服务;三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改善,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带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
3、公司+农户型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如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引进武夷山旅游集团公司进行投资和管理,形成农民入股的“公司+农户型模式”。又如云南丽江市引进昆明鼎业集团对束河古镇进行保护、开发和经营,腾冲县引进柏联集团对和顺镇进行整体保护、改造和经营,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投资对五个傣族村寨进行整体开发、包装和经营等。
公司+农户型模式的特点,一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解决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发挥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核心旅游资源,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加强对外宣传促销,促进乡村旅游迅速健康发展;三是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四是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4、综合开发型模式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云南罗平县发挥数万亩油菜花的田园风光优势,通过开发九龙瀑布、多依河景区景点和鲁布革电站旅游,带动城乡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迅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县以宁静的森林、洁净的湖泊、辽阔的牧场、独特的藏族风情为特色,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当地村民产业旅游开发和接待服务,形成了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香格里拉”乡村生态旅游胜地。
综合开发型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政府引导性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和村民投入开发,加快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步伐;二是区分公共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性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和村民投入建设经营项目,尽快形成旅游的配套服务接待设施;三是引导和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和开展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带动地方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四是依托绚丽的民族文化,组织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旅游节庆活动,在吸引和招徕大量游客的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址:http://www.bjhhlv.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7-0768 010-58236282
传真:010-58235542
市场咨询邮箱:huahanl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