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世界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但是现代酒店设计却是在改革开放后从模仿借鉴中慢慢发展的逐步形成的,所以起点较低。很多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定位酒店,却有着同样的设计风格,甚至一个作品风格混乱。大到从装饰材料、风格,小到洗漱间布局、客房窗帘都是惊人的相似,缺乏创新点。这是中国现代酒店室内设计极为普遍性的问题。
一个酒店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体现着这个酒店的经营者和设计师是否对人性的持有高度的肯定。应该根据实际调研和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对于酒店设施的规模设计,需要考虑相应规模的管理及相应服务;确定相适应的建筑室内空间规模及布局.使得既便于灵活管理.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一个酒店的最高规模层次应该是物质外在和精神内涵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使顾客获得高品质的酒店生活体验。
酒店大堂
今天的酒店大堂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办理入住登记和退房手续的地方,而是一个多用途的空间,同时也是客人对酒店留下的第一印象。
酒店风格也从这里开始展示,若是集团式经营的酒店,还需顾及集团的整体形象,通常有一些标志性的装饰。比如在香港,同一座城市有两家香格里拉酒店,两座建筑的高度有明显差异,但相同的是,在大堂,都有一幅两三层楼高、展示香格里拉美景的巨型壁画。这就是酒店室内设计的一种手法——既有各自的特质定位,同时又体现相互关联。
再如,重庆的威斯汀酒店或者广州的万豪酒店,两家酒店的入口与大堂不在同一楼层,形成两个隔断的空间。如何让隔断的空间体现一气呵成的感觉,就需要设计师的妙笔,也许是简单的沙发茶几吊灯组合或者室内的水池瀑布,甚至园艺式的绿植,都是将空间重组或者分割的手法。
客房设计
星级酒店的客房,基本的摆设包括卧床、桌椅、沙发、卫浴等。如何吸引客人,除了看酒店的服务水准,还与酒店的朝向、客房大小、配套卫浴等等有关。尤其对于商务旅客而言,酒店客房相当于他们的另一个家,客户风格从现代化极简主义、到含蓄优雅的新古典韵味,万变不离其宗强调的都是实用性,譬如wifi讯号的强弱或是屏幕电视的摆放等,都是酒店室内设计需要顾及的元素。
至于度假式酒店,创作设计的空间就更大了。例如,一些推开房间玻璃门就可以跳进室外游泳池的客房,在设计中,故意将室内、室外的空间界限模糊;还有一些在住宅中比较鲜见的设计,大型浴缸置于客房而非卫浴空间,电视放置于浴缸的一端,沐浴时也不会错过重要的新闻。这些设计理念,迎合了现代人工作时百分百投入、度假时百分百休闲的生活态度。
卫浴设计
一直以来,浴室都只被视为辅助性质的房间。不论在住宅、还是酒店客房设计中,浴室空间能省就省,省出来的空间多用于扩大生活领域。
现代酒店设计完全突破了这种局限,现今的酒店卫浴空间,不但有Spa等温泉式大浴缸,还有瀑布式的淋浴间。而对于度假酒店来说,更大的突破是刻意地将洗浴与生活空间开放融合。房间内的原石装饰或绿植,给客人带来的是大自然延伸的错觉,加上柔软松厚的大浴巾与洗浴产品,给客人带来完全放松的沐浴享受。
餐饮空间
既然烹饪是艺术,现代酒店设计就将这门艺术公开,展示于人。
现代酒店餐厅的厨房不再局促于地库的一隅,而是用玻璃墙身与客人的餐饮空间进行分隔,客人可以欣赏厨师现场制作马卡龙和司空饼,厨师也能看到客人品尝美味时的欢欣愉悦的表情,就连坐在那里等候不守时的友人,也成为一种乐趣。
绿化空间
广州的WHotel酒店顶楼是个室内泳池,其中一面墙壁全部是绿化植物,另一面是超大的自然采光窗户,给这个不算宽敞的空间赋予了一种不同的面貌。以植物绿化空间、分隔空间的设计手法由来已久,国外一些酒店甚至坚持绿色生活方式,比方在屋顶,以天然建材设置绿化庭院,客人可以自行挑选各种绿色食材,体现了酒店践行环保的绿色精神。
本地艺术
六七十年代的酒店设计,很多时候是将建筑本身与其所处的大环境分隔开,明明外面是细白的沙滩与清澈的海水,但从客人走进酒店大堂起,却丝毫感受不到自然的气息,更遑论当地文化艺术。身处其中,客人没有一点地理位置概念。而现代酒店设计,尤其是那些身处海边的度假式酒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本地艺术元素添加到设计中,提升酒店的艺术感,同时带给客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酒店设计前期的思考和调研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酒店本身的运营风险,酒店的特色文化则可以让酒店本身的盈利能力提升,任何的细节都要围绕酒店本身想表达的主题来进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