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1.城市化
放眼望去,风景区度假区的路面都被水泥混凝土裹得严严实实,建筑景观也是被钢筋砖头充斥得满满当当。世外桃源的休闲度假区,却难觅田园风情的踪影,处处呈现出一派城市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硬邦邦冷冰冰的形象,让人敬而生畏。
2.高水平的旅游规划成果不多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处在一个重大的优化调整期,各地都普遍渴望能编制出一个高水准的旅游规划用以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因为没有合格的旅游规划,按规定“十五”的旅游项目就不能立项,招商引资也难以奏效。所以各地市县提出要编制规划的单位之众、分布之广和规划类型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是未来的旅游业如何发展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人们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未来旅游业发展的种种情况和不确定的障碍性因素,加上编制规划人员主观水平有限,致使就现在看来评价是不错的规划,但其真实的质量不一定高,一般多表现在规划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对主题形象提得不准,主打品牌设计得缺少新意,旅游生产力的要素组合欠完整,空间布局结构欠合理,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做得不到位,对客源市场的需求、市场营销和人才培育的规划基本不研究,或研究起来也流于形式,等等。
3.贪大求全
我们的政府、开发商似乎都比较好大喜功,一说开发旅游项目就直奔大型旅游综合体而去。而旅游规划者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投尽其所好,正中其下怀,编制旅游规划方案时一味贪大求全。不管别人的经验值不值得借鉴,不管它地的项目拿过来是不是会产生排斥,似乎规划文本越厚重,内容越详实,就越能代表规划设计者的超凡实力和项目的高大上。
4、旅游规划的难度大,旅游规划的技术规范出台难
旅游规划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规划来说,编制的难度要更大些,原因是旅游规划所涉及的专业面广,交叉部门多。一个区域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一系列的专项旅游规划的研究来进行综合性的支撑,特别所规划的旅游区、旅游地的资源类型变化很大。由于“吸引力论”是旅游资源概念的核心,似乎凡有利于吸引旅游者都能成为旅游资源,因而规划涉及到的是“旅游资源无限论”,使规划工作者对任何资源的文化底蕴都能精通,而根据旅游规划的要求,不仅要对区域规划、营销规划和工程基础设施规划进行充分的整合,而且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衔接,其旅游规划编制的难度自然很大,因为规划的编制不是能由一个部门和一个专业能完成的,其技术规范的细则就要求与许多行业进行整合。旅游规范的出台确属不易,一方面旅游规划在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上与相关行业存在很多的重叠与交叉,另方面也存在像农家乐等这样的旅游区类型的规范处空白状态待填补。我国旅游规划距成熟性的规范性操作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5.本土文化缺失
本土文化缺失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公园类项目,通常是模仿复制外国的,外国的模式、外国的文化、外国的游乐项目,中国文化极为缺失。二是国内甲地项目用乙地景观、丙地材料、丁地风格,原本想法是包罗万象,结果却是丢失了本土文化灵魂,弄得四不像。
6.不接地气不落地
毋庸置疑,旅游规划行业是最讲究创意的行业之一。但现在旅游创意变成了想象力大赛,怎么虚无缥缈怎么天马行空怎么搞,业界充斥着大量不能落地的浮夸构想,严重污染了行业求真务实的作风。
脱离实际的旅游创意,不接地气还使项目无法落地,浪费了投资开发商的金钱和时间,也砸了自己的招牌。业界工作者应该摒弃浮夸风,想象力结合实际,方能做出令大众拍案叫绝的好创意。
7、旅游规划市场发育欠成熟,售后服务不到位
8.商业化
旅游业是个关联性带动性强的产业,开发旅游必然会联动商业、农业、工业全面发展,这当然是有利无害的好事。然而,凡事得拿捏好一个度,谨防过犹不及。批判较多的当属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过度商业化,让人产生抵触和防范心理。比如,一个古色古香的乡镇村寨大肆渲染商业都市化的东西,就与它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背道而驰了。
9.崇洋媚俗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都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加上旅游度假本来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我们的很多研究、做法都是学习模仿西方的,表现在旅游规划上就是崇洋。此外,中国的旅游项目,客户群体绝大部分还是中国人。为了迎合或者满足一些品位不高之人的低级趣味,通常会规划设计一些低俗难登大雅之堂的项目。
10.游客体验不够
都说世上最难的事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别人的脑袋和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做旅游项目,要想把游客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就得让他们玩得开心、尽兴,那么,游客体验就是吸金石了。风景区度假区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但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游客真正感兴趣、玩得开、玩得起、玩得high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