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风景区入口的规划设计应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7-08-08
现代风景区因为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其辅助性功能空间也大为增加,在入口空间存在着解决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管理、办公等现实需要的问题。规模较大的风景区,其入口本身就是一组建筑群,在空间组织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完整性。…
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按照区位、旅游活动等,可大致分为近郊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产业带动型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型。在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中,应通过认真的调研,系统的分析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劣势,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开发类型。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创新性不够,“同化现象”严重,规划项目雷同,提出的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通用,发展思路与理念比较近似,区域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市场均出现相似或同化,使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失去了个性和特色。华汉旅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乡村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乡村旅游规划是与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系,不仅要反映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向,反映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向,也要反映乡村社会发展的趋势。
1、基础设施问题 (1)问题剖析:很多森林公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区位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
1、民生要素的规划应纳入旅游规划的内容 旅游区的规划是产品规划,旅游区域的规划和目的地规划是产业规划,现有旅游规划中产业规划、旅游产品规划内容已经相对成型和完善,但对旅游休闲的民生要素规划不够重视、不够到位。
(一)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按照现有规划通则编制的旅游规划,原则性的套话、空话一大篇,往往不能对产业、产品、运营和管理作出具体的指导,还被一些人戏称为“鬼话”,只能在墙上挂挂。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旅游规划难以逾越的通病。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循规划原则之外,还要坚持“一保留、两坚持、三不”的规划理念,“一保留”,保留乡村历史文脉,传承乡村建筑文化,彰显乡村文化底蕴。“两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山体、河流、水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坚持本土特色,依山就势,体现乡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三不”,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
规划要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以强有力助推,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理念,科学实证的精神,敏锐的市场意识,专业的技术工具,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是规划设计院必练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