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风景区入口的规划设计应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7-08-08
现代风景区因为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其辅助性功能空间也大为增加,在入口空间存在着解决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管理、办公等现实需要的问题。规模较大的风景区,其入口本身就是一组建筑群,在空间组织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完整性。…
传统的观光型景区是以自然或人文资源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随着大量度假旅游景区的涌现,传统观光景区逐渐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主要问题表现在 旅游规划 布局、设施配套、项目设置三方面上。 1.规划布局不合理 传统的观光型景区所做的旅游规划基本上是多年以前的,而随着景区发展和游客体验标准的改变,景区规划布局的问题就逐渐变得突出,如景区超负荷接待、项
其一:利用公关手段,施放一个爆炸性的信息,引起媒体与目标对象的注意和兴趣,而后,经过各方媒体的爆炒,目标旅游者的好奇心被提到一个足够的高度,这个时段,广告登场,给消费者各种具体的信息,目标旅游者对广告传播的关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淡漠变为积极,广告的传播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比如新疆喀纳斯湖水怪,喀纳斯湖本是一个偏远地区的景点,其实早在
1.亲子游庞大的旅游消费阶层逐渐形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暑假出游已成为父母与孩子亲子活动的重要方式。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家庭愿意为孩子花钱,带孩子出去旅游见识世面。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消费人群80、90后也慢慢进入父母阶层,城市中这样的人群有数以千万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消费阶层,促进了亲子游市场的发展。 2.用户需求多元
国内温泉虽然数量繁多,但我国 温泉旅游 及资源开发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我国的温泉实践跟不上温泉研究,开发者对温泉资源的脆弱性认识不足,温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还有,是对温泉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认识不足,忽略区域联动作用,单纯注重建筑形态,忽视文化品位,对市场度假需求预测不足。以及开发模式不尽科学,温泉旅游建设的雷同化及
中国的森林度假资源丰富,但相关产品的开发尚处在极为粗放和初级的阶段,主要存在几个误区: 1.很多景区在森林度假旅游市场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盲目借鉴国外开发模式,运作旅游地产项目,且大范围、高密度的进行建设,将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强行改造成为人造景观。这些项目具备盈利性,但也是对资源开发的极大浪费; 2.森林度假产品的独立开发性不足,常常在现有观
我国虽有长江崇明岛湿地、黄河入海口湿地、杭州西溪湿地、腾冲北海湿地、哈尔滨太阳岛等著名湿地,但全国湿地旅游才刚刚起步,普遍存在开发浅表化、项目单一化、旅游观光化的倾向,需要做好创新和拓展的工作。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大湿地公园等保护力度,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产品。搞好 湿地旅游开发 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树
1、致力形成项目风格, 以特色为战略灵魂 旅游度假村建设 应注重自身风格的塑造,突出特色。 每种旅游度假村类型都要体现自身的优势,在形象上给人一种明显的标识, 在内容上给人一种特有的感受。对于一个具体的旅游度假村, 应在类型特色的基础上再展独特风采,要有自己的绝活。 特色的创造,依赖全新的创意,主要表现在营销方式的独特性、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对资源认
1从资源本身挖掘或衍生 这是大部分规划者在做项目的时候的定向思维。就是有什么资源就规划什么项目、产品。这个方法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也是必要的一种获得项目的基本方式,毕竟资源是项目的依托基础。 结果好坏关键是对资源挖掘的程度和转换的程度。如三星堆博物馆,主要资源就是出土的文物,就项目产品而言,你不可能买文物,最直接就是修建一个造型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