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乡村空间发展应拒绝4大现象||华汉文旅讲乡村振兴发布日期:2019-04-11  作者:华汉旅业

当前,我国的乡村社会逐步由封闭、静止、同质走向开放、流动、异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村民个体也逐步从原有的宗族、家庭、阶层、社区、集体之中抽离出来。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空间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丧失其个体特征,农民的新建住宅缺乏地方传统文化,多以砖瓦小洋楼为模板,全国众多乡村的民居雷同,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于乡村空间而言,由于缺乏规划引导,监管不力,乡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元化现象突出
 
我们一直谈论城乡二元化现象,其实对广大乡村而言,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与城市的距离等原因,不同的乡村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现象。
 
一是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庄人口快速增长,村庄规模快速扩大,村民建房无序占用农田、水塘河道等空间,同时村庄建筑密集、道路狭窄,乡村城镇化现象明显,尤其是城郊型村庄,由于租金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不高,大量进城务工的人员租住在此,村民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标占地建设、房屋任意加层加高等违法违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村庄拥挤、环境恶化、安全隐患大。
 
 
二是处于偏远地区的乡村,由于交通不便、耕作生产条件艰苦,大部分青年人、中年人都远离村落外出打工,村落里留下来的多是老、弱、病、残,这些弱势群体根本无力进行村落管理和民居修缮,其建筑等各种设施自然损毁严重,这些乡村的危旧房相对较多。另外,由于城市落户困难,在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大多还需回村建房,导致房子使用时间少,闲置时间长。同时,由于青壮年常年外出,缺少必要的劳动力,山林田野无人耕作打理,呈现比较明显的衰败现象,早已失去昔日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景象。
 
(二)公、私分明现象普遍
 
我国的广大乡村长期处于自发建设的状态,缺少村庄建设主体,村民各自建设自家房、修好自家路、耕好自家地,很多公共设施由于没有相关组织及资金支持,在乡村建设中往往无法有效开展。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发现,广大乡村的村民住宅建筑质量不错,尤其是室内装修也可以,很多现代化的电器都配置齐全,但是外墙面及其户外的空间,如公共道路、排水沟渠、活动空间却显得脏乱差,即私人使用的空间环境较好,而公共的区域则缺乏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的建设,尤其是村庄建设的公共投入有限,大部分如水利、农业、电力等职能部门虽然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但都属于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其对应的领域,如农业部门主要投入到农田改造,水利部门主要投入水库、河道、灌溉水渠等相关设施的建设,电力部门主要是农村电网改造,都是各负责自己对应的摊子,没有统筹考虑农村综合整治与全面振兴的需要。总体而言,在实际的乡村建设发展中,由于缺少村庄建设总体规划或相关组织,无法准确分析出农村的实际问题与诉求,导致很多设施或项目无法有效实施。
 
 
自从农村提留款等制度取消,以及村级经济实体的式微,村级收入来源越来越窄,很多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资金需要村民集资捐资才能筹齐,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负担,同时资金筹集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导致很多设施无法得到及时修缮、建设。
 
(三)产业布局杂乱无章
 
广大乡村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产业相对单一,产业经济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的界线相对比较清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乡村的经济活力也被激发,各种乡村集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等的兴起,丰富了乡村经济生产内容,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科学引导与合理的空间指引,以及农民从事相关产业的跟风性,有条件发展加工业等工业企业的乡村,户户开厂,家家冒烟,各种小型作坊、小型加工厂随意建设,大多和住宅混杂,同时由于环保意识淡薄、资金有限,废弃物收集处理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村庄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很多乡村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否认,很多自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由于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其发展得比较好,村民收入可观,村庄环境也由此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乡村因为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规划,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低端竞争,没有从发展乡村旅游中受益。
 
 
(四)生态环境随意破坏
 
自从 2005 年一号文件提到“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以来,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但十多年来,农业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仍被有意无意地破坏。
 
在广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各自为政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在新时期并没有根本变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导致农村大面积的耕地有机元素降低,盐碱化趋势加剧,农药残余不断积累,不断危害土壤、水体并最后污染我们的餐桌。同时受制于经济条件、人才不足、地域广阔等原因,土壤改良、测土施肥等工作开展范围有限、进度缓慢,远远做不到因地施肥,农民只能根据习惯进行施肥,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另外,转基因作物与外来物种的应用对传统植物及生态群落带来的破坏尤其值得重视。随着人们在餐桌上对水产品,尤其是对虾、蟹等淡水产品的喜爱,加剧了养殖户对单位水产量的无限追求,导致渔业投放药物量、非有机饲料量明显增加,而监管基本是空白,最终加剧了流域性的水体污染与生态链的破坏。畜牧业的污染也不可忽视,部分养殖大户或养殖场对动物粪便处理往往不到位,对环境污染较大,特别是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在起步阶段,农村乱扔病死动物的现象很普遍,破坏环境,发生疫病的风险仍然很高。同时,大部分农村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微工业企业违规排放工业废弃物的高发地区,对水源,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严重。
 
 
广大乡村水系比较发达,尤其是南方地区,很多乡村水网密布,大小河渠库塘随处可见,是乡村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很多河流水渠是自然形成的,对调节水量、防止洪旱灾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类建设的破坏,蜿蜒曲折的河段被拉弯取直,自然平缓的河滩被人工堤坝取代,因此,虽然增加了农田、林地或建设用地的面积,但是由于自然水系被不合理地改造,导致泄洪通道不足,洪水泛滥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