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旅官方微博

最新动态

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在线交流

经典案例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概规、控规及城市设计
  • 洛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规划
  • 盘县竹海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
  • 重庆万州长滩温泉——潭獐峡旅游景区规划

首页 > 技术专题 > 实战经验 >

实战经验

江口:萍水河畔一场永不落幕的乡逢发布日期:2023-07-06  作者:华汉旅业

华汉文旅240天全过程全链条陪伴式服务江口乡村振兴

从2022年10月至今,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受聘承担江口艺术村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指导、运营顾问、文化营造、新村民招募、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江口实践展览等工作,先后派驻以院长代改珍博士为首的20余名策划师、规划师、设计师以及童乡十余名乡创青年进入江口,完成了江口乡村振兴的整村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指导、乡创人群与业态招募、乡创展览与传播等,240余天,全过程全链条陪伴式服务。萍水乡逢,扎根共生,华汉文旅与江口艺术村美好结缘,完成了一场新时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完美实践。

 

江口:萍水河畔一场永不落幕的乡逢

作者:代改珍

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江口,是萍水河畔的世居村落,背靠葱郁山林,面朝汤汤河水。在江口大桥修成之前,村民以船作为对外的主要交通方式,从木船到铁船,从乡贤筹造到政府支持,渡口和船是村民最重要的集体记忆。

2009年,江口大桥建成通车,江口的对外联系变得便捷频繁。2017年,随着萍水河生态治理工程的大力实施,政府在村里建设了艺术区、湿地公园,乡村集体经济随之流转土地,建设了花卉苗木基地,政府来了,艺术家来了,投资者也来了,游客也纷至沓来。

但这种点状爆发,也对村子产生了空间上的冲突、秩序上的冲击、人际关系上的碰撞,出现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配套服务不完善、村民参与不够广泛、主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面对村民迫切的发展需求和大众对于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生活的追求,2022年秋,政府依托前期已经形成的艺术区和艺术家,开展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受邀全程参与,对江口的乡村振兴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01

始终坚持以村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

乡村振兴,首先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就是,是谁的振兴?振兴谁?谁来振兴?毫无疑问,村民始终是核心,是主体。而且这个“村民”不单指世居在村庄里的户籍村民,还包括到乡村里创业、就业、做客、体验、度假、消费的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乡村生活共同体”。搞清楚了主体问题,一切工作的谋划、动员才有了出发点,也可以说是有了归宿。江口本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着力从村民的广泛参与、公平参与、有效参与入手,盘点家庭人口状况、资源赋存、参与意愿、参与能力,搭建老村民与新村民、村民主体与外部主体的共建平台,帮助村民结构性地参与其中,激发乡村主体的内生动力,保障振兴可持续。

02

坚持长效振兴、共同富裕两个原则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新时期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的重点性工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问题,系统配置资源要素,长期坚持、全面推进。江口的乡村振兴已经持续了多年,本阶段工作是在前期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提升、艺术区集聚的基础上,促进艺术赋能乡村,围绕产业培育,进行生态优化、空间重构、业态搭建、集体经济扶持、村民参与、人才培养等,搭建艺术家与村民、老村民与新村民、本地人与外地人、青年与消费者等共建共享的平台,实现乡村的长效振兴。

江口的村民参与产业振兴的方式有多种:第一,开放农田、庭院、屋舍等资源,成为资源共建人,获取股份分红;第二,利用自家资源,开展餐饮、住宿、购物、手工作坊、茶水服务等经营活动,获取经营收益;第三,在村集体企业或者其他经营企业中就业,获取工作报酬;第四,加入村集体经济的各个合作社,获取共建收益;第五,借助政府和集体提供的各种机会,通过公共环境、公共服务等,提升生活环境,改善生活品质。我们因人因户制宜,制定了详细的共建共享方案,力争引导、帮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的产业振兴中,从机制上保障长效振兴。

同时,江口致力于营造“梦想友好型”乡村,通过乡村合伙人、乡村运营师、乡村主理人、乡村梦想师的招募,招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开发民宿、餐饮、咖啡、书店、自然学校、营地等项目,与江口人一起共建,安放青春,实现理想。年轻人的到来,增加了江口的活力,也解放了村民的思想,能够促进更多的乡村能人、新村民产生。

在一个夜晚,与村民的座谈中,我跟大爷大妈们说:即使您现在什么也不想做,或者还没想好干点啥,那也可以来找我们,我们到家看看,帮助您出出主意,设计设计庭院、卫生间,您生活的也更舒服些。会后有好几户村民立即找来,带我们的驻村设计师进家去。

乡村振兴工作,只有真正地调动了村民自身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象,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效振兴;只有深入地为全体村民谋划,设计、搭建全体村民共建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奔着共同富裕不懈努力,才是正确的方向,这同样也是江口振兴工作的原则。

03

做精“艺术浸润、小微更新、特色产品”

江口的山上有区美术馆,有艺术家工作室,常年有二三十名艺术家集聚,一年举办大小展览、艺术交流活动二十多场,这在全国的乡村中都是非常少见的。艺术家入住几年来,每年都会给村民上公益美术课,培训他们美术手工技艺,给孩子们开设美育课,在有形和无形中,都提升了江口的美学气质和美学修养。随着社会对江口美术村这一特色的期待越来越高,政府和村民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艺术特色做的更好。于是,我们就提出了一个“艺术深浸润”行动,深化艺术区与乡村的关联、深化艺术家与村民的互动、深化艺术与环境生活体验消费的融合。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扩大艺术培训的人群和品类,尽量与下一步的创业就业相结合;邀请艺术家下山进村,与村里的手艺人、学生合作,创作艺术景观和公共装置,但要避免大面积的风俗墙画和随处可见的城市公园设施,润物细无声,在细微处体现艺术;在村里利用合适的空间和场地,开展艺术表演、艺术市集、艺术活动,吸引大众艺术体验进村,丰富游客体验,增加村民收入。

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传承生长数百年,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我们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时,始终敬畏乡村生态,尊重空间肌理,一般来说,拒绝大手笔的拆迁重建,侵入式地生产新空间,而是仔细梳理现有空间,找到其空间生长的逻辑,结合新的产业培育思路,点线面结合进行激活式再生。目的是激活场所精神、培育振兴产业,主要是盘活现有空间,最大限度减少拆建量,使乡村始终保持有机生长。

在江口的空间再生工作中,首先我们做了严格的界线分区,山林水体等自然资源被严格保护,零799艺术区被严格保护,后台的居民私人生活空间被严格保护,沿道路梳理出可开放共享的有效空间,进行共建谋划。为了疏解萍水露营公园和沿河大堤的交通流量压力,我们在村口修建了公共停车场,将艺术体验业态引入村内,相对集中在视野开阔、民居较少、田园风光较好的工坊片区。我们还对即将停止使用的江口小学进行了改造,作为艺术研学综合实践基地,江口小学承载着研学教育的场所精神,它适应转型需求,改为彰显艺术特色的综合教育场所,同时,配合教育和公共活动需求,建设口袋公园、打通与三石竹艺的勾连通道。另外,我们还盘点了村民房前屋后的小空间,与村民协商,开辟了多处“乡村风物集”,帮助他们设计招牌、摊位,帮助村民在有游客进村时能够在近便处销售土特产,提供茶水服务。提高客人的舒适度,增加村民的收益来源。

产品、业态是运营的基础,也是我们这个阶段江口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通过招引创业者、主理人,培训村民经营技能,萍实公司的引领,村集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江口重点发展艺术创作展览、艺术研学交流、乡村艺术市集、乡村露营度假、郊野休闲运动等五类产品和业态。根据经营者所长,结合空间、资源条件,提供精品化业态、特色化产品,凝聚江口特色,形成吸引力。

04

五种途径,实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江口的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围绕着“人”这一核心,“产业”这一重点,“艺术”这一灵魂,通过创意设计赋能、美术产业赋能、手工艺赋能、文创赋能、文旅融合赋能这5种途径,践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工作,有时少即是多,慢就是快,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机制,促进更多人参与到长期的共建共享中,实现扎根共生,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实现真正的长效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