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相关资料
中国民俗的特征
作者:佚名

    在进行民俗学学习和做民俗调查研究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民俗的特征。对于民俗特征的理解应当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民俗事象本身内在的属性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内部特征或内在特征;另一方面是民俗事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发展活动中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外部特征或外在特征。这两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民俗的整个特征。

    第一节 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一)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这个特征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在没有产生现代民族之前,古代民族和比他们更古老的氏族、部族就已经有了本民族和本氏族、部落的特有习俗了。比如某氏族的图腾崇拜古俗与他氏族的图腾崇拜便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崇拜的熊、虎、蜂、养麦等对象在人们的意识、心理、行为上所形成的各种深刻印记,都各具特点。

     我国民俗,自古代民族形成以来就是多民族的民俗结构。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可以看到像 《匈奴列传》里所描述的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几乎完全相异的风俗习惯。经过古代民族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民族共同体。像我国这样拥有56个民族的多族体,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亚、非、拉美自不必说,就是欧洲大陆也以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为特色。关于民族的概念、形成和特征,理论上虽不统一。但是多民族实体是存在的,它们对本族的民俗有绝对的制约性。

     比如婚俗,我国东北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蒙古族的奶茶会,骑马迎娶时的男女双方答辩,女方老人的祝福赐装;朝鲜族的迎娶,男方到女方家 “接大桌”等等,都各有本民族的风情和惯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抢婚”、“偷亲”仪式,拦路开路、对歌跳舞;以及 “不落夫家”、“从妻居”、“试婚”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也部各具民族特色。同样道理,我国各族 习俗与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的民俗也各有差异。民俗,总是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艺术、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形成了民族民俗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必须重视民俗的民族性。如进行满俗的调查,就需要严格区分哪些是满族自身的,哪些是蒙、汉族习俗转化来的;同样,进行东北汉族民俗调查时,也要留心哪些是汉族祖先从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带来的中原风俗,哪些又是到关外后从满、蒙各族吸收来的风俗。这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索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的和共同的道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阶级、阶层的差异

     阶级的差异:民俗事象中所显示的阶级的差异,是民俗的 重要社会属性之一。对这个特征的理解,我们和形而上学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形而上学曲解了的阶级学说中,把阶级的对立原则绝对化,以为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习俗,敌对阶级只能有绝然对立的风俗。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它不是从民俗发展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是从阶级学说中简单化地臆造出来的。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有了民俗事象以来,就不是由不同阶级的集团来区分的,而是从整个民族文化积层世世代代传袭发展来的。在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阶级都要生育、结婚、死丧;都要有衣、食、住等消费习俗;也都要过传统的各种节日;也都要遵守本民族的传统信仰;也都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游艺活动;也都流传着共通形式的口头传承。了解这一各个阶级的民俗共通性是很重要的。

     但是,科学的民俗学只了解这一方面还不能揭示民俗的阶级特征,还应当认真审视在共有的民俗惯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差别,这尤其是重要的。这种阶级差别除了经济地位与手段的不同,民俗形式的繁简程度不同外,还有剥削阶级利用民俗压迫被剥削者的对立性质。同样是饮食习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举行螃蟹宴的饮食习俗与刘姥姥迸府馈送乡下新鲜瓜菜的饮食习俗放到一起,形成了对比。豪门一席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这正好标志了消费习俗的阶级差别。《白毛女》中过大年的习俗是从黄家向杨家逼债展开的,黄家的年夜饭与杨白劳家用仅有的二斤面包饺子的差别,也正标志了两个阶级除夕习俗的差别。鲁迅在 《祝福》中写出了鲁四老爷家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对雇工祥林嫂过除夕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标明了不同阶级过除夕习俗的差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民俗所显示出的阶级差异是很鲜明的。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仅仅着眼于整个民族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虽然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可以停留在此)。还应当了解在同一种类型的习俗中,各阶级甚至各阶层的差别,才能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很明显,《红楼梦》中贾府贵妇人秦可卿的葬礼与佣人晴雯的出丧,同是丧葬习俗,却展现出两个对立阶级的极大差距来。在某些民俗调查材料中,往往只有笼统的记载,如某民族婚俗中宴席的规模,婚礼的繁缛程序等,只有一般的介绍,并没有标明阶级或阶层的差别,这是不科学的,是不足为据的。

     (三)全人类的共通性

     全人类的共通性:这是民俗具备的十分厂泛而深刻的属性。各个民族的民俗,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许多相似相近的因素,也都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们往往具有人类共通的深 刻内容。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如采集时期、渔猎时期、畜牧时期,相应地形成了原始采集,原始渔猎及原始畜牧的经济民俗,又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相应形成的新旧石器文化、陶器文化及青铜文化,都在人类民俗史的古老年代形成了许多人类共通的经济、文化传承。古老的原始信仰,为人类共通的信仰习俗奠定了基础,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火的崇拜,从来就具有全人类的广泛性。不仅如此,即使是像婚姻、丧葬这样的习俗,也都具有全人类共通的特征。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是 "生物人"转向"社会人"的高度理性化社会化的发展结果;因此,人类世界 的各地方、各部落,从来都把结婚视为人生大礼。在婚礼习俗 中,祝吉祈福几乎成为全人类共通的意愿。丧葬是人类自然淘 汰的社会化发展结果,是全人类共通的处理死者的文明形式, 因此,把对死者的哀悼或对祖先的追念用一定的仪礼展现出 来,也同样是人类共通的意愿。人类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惯制,也都形成了共通的特征。这种现象,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阶段所形成的相似、相近、相同的文化创造在民俗中的反映。

     同时,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由民族化逐渐被转化为国际化的民俗,成为人类共同的民俗事象,这儿乎是带有规律性的特征。比如火葬习俗,逐渐以其科学性取代土葬、水葬、天葬等旧俗;文明婚礼逐渐以其进步性质荡涤旧式婚礼的繁缛与陈腐;各民族以其先进的饮食、衣着习俗丰富着人类的衣食,使之更加国际化与现代化。人类的交往,越来越趋向于习惯渡过全世界共同的节日"科学的发展,在全人类范围内越来越快地革除那些野蛮的恶俗。人类共通的习俗惯例,在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深人的今天,必将不断形成现代化形式。这种全人类的共通性,在民俗的比较研究中,不仅十分醒目,而且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以上是民俗的内在的特征。

     第二节 民俗的外部特征

     民俗事象在人类生活中,除去由它的内部显示出上述特征外,还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及其活动过程中显示出一些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在时间上,民俗的特征是以历史时代的特色标志的,所以通常又叫做历史性特征;在空间上,民俗的特征是以地区特色标志的,所以通常又叫做地方性特征;民俗在其活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运动规律,又具有明显的世代传承及不断变化的特点,所以通常又把这些称做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至于各种民俗事象的传播特点及复合多重特点也都是以上这些特点派生出来的。

     (一)历 史 性

     这是民俗发展在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显示出的外部特征。这个特征也可以叫做时代标志的特征。因为这种特征是在民俗发展的特定历史中构成,所以叫做历史性。以发式习俗而言,全蓄发、簪发为譬置于头顶,这是明代男发式;前顶剃光,后脑梳单辫,是清代男发式;分发、背发、平头、剃光,是辛亥革命后的男发式,直至今日,这便展示出几百年间发式的历史特征。同样,服饰习俗中的长衫、马褂、圆顶瓜皮小帽,正是旧中国一般商人、乡绅的男装,解放后迅速淘汰了。

     在这里,历史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汉族妇女缠足恶俗,所以延续那样久,主要是封建时期对妇女压迫的主导思想和制度在漫长的年代里持续不变的原因。辛亥革命后,尽管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未解放妇女,因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缠足习俗仍很流行。直到全国解放,从根本上保护了妇女利益,才彻底废除了缠足恶俗。社会变革、人民解放、妇女翻身,成为缠足恶俗最终废止的历史依据。同样,日常仪礼中的叩头跪拜,打f请安,作揖拱手等礼节,都是旧时代的产物,随着新时代的变革,逐渐被鞠躬、握手等新礼节所取代。封建婚俗的六礼:问名、订盟、纳采、纳币、请期、迎娶,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几乎束缚了我国古代婚姻制度长达数千年。它们十分典型地标志了婚俗的封建历史性。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在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文明婚礼与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结婚的新式婚俗,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旧式婚俗,标志了新历史时期的特征。

     在我国长期封建统治下,民俗的历史面貌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保守状态,这是就整个封建时代的面貌而言;但是,也 应当看到,即使是整个封建时期,由于改朝换代,民族交往, 生产发展等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各个阶段也会显示出不同 的历史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尽管封建统治制度不变,但是,由于某些非前代、反前代思潮的影响,各种习俗相应地都打上新的历史印记。像唐代服饰,经过了五代,到了北宋、南宋时代,便有了较大历史变化,基本上由宽肥趋于窄瘦了。 民俗考察与民俗研究不能忽视民俗的历史特征,绝不可以。上下几千年混为一谈,谈及古俗,均以周礼为准,而不顾若干历史阶段的差异,这对民俗学的科学研究有损无益。

     (二)地 方 性

     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叫做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因为这个特征是在民俗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俗语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这种地方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民俗的地方性具有十分普遍萎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

    比如食俗,我国民间常说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不大准确,但却大致反映出饮食习俗的地区特点。又如标志我国著名菜点特殊风味的食谱习俗,就具有十分清晰的地方差异性。京式菜点、广式菜点、川式菜点、闽式菜点、鲁菜系、沪菜系等等,各有优长,都是从地方饮食中发展起来的。再如城镇名食品的分布,像北京东来顺删羊肉;天津狗不理包子;粪沈阳老边家饺子,老那家坛肉;四平李连贵大饼熏肉;沟帮子熏鸡;海城馅饼等等,都以其特殊风味代表了地方饮食。同样,许多名牌产品也以地方性为标志,如贵州茅台镇的茅台名酒与山西汾阳县的汾酒,这种地方性十分鲜明。除食俗外,其他民俗事象也具有同样道理。像民间小搬运惯习,各地在挑、抬、顶、背、扛、抱、提、挎、搭、拉,推等方式上,分别有惯用方式一、二种,甚至同是挑担,各地也各有不同,有的就连使用的小搬运工具也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民俗常因地制宜,展现出特有的乡土气味。像东北农村的兀拉爬犁;中原农村的勒鞋和推车;大江南北的草鞋和扁担;西南山寨的赤脚和背篓;西北的皮靴和驮子等等;都是各地行旅的特殊标记。

     民俗地方性特征的形成,是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产竹地区与产木地区的扁担,自然形成竹、木两种类型。因此,从鸟瞰角度认识地方性,可以看到,大体上各地区形成的民俗事象,分别构成各种类型的同心圆,千千万万个民俗同心圆的分布与彼此交叉联系,便形成了若干有区分的民俗地域。像我国东北地区,几千年经济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大的同心圆,使它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华东等地区有很大民俗差异。在这个大地域中,又大致分布着许多小地域或更小地域的民俗同心圆,互有差异,直至最小的自然村落的差异为止。这种民俗特征标志着民俗事象依附于地方乡土的粘着性。所以,民俗调查与研究对此也不可以采取笼统的一概而论的态度,否则,从理论到实践会犯极大的错误。

     正由于民俗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民俗志成为地方志或乡土志的重要内容。我国自古以来方志学的建立,正是密切联系了历代各地方民俗的搜集、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当前的县志编纂,也应当着眼于民俗的地方特色;把本乡本土的风俗习惯及其由来与发展认真地科学地记录下来,对研究民俗,促进当代移风易俗都有现实意义。在调查中,对本地固有 的风俗及外来户或外来影响的风俗也有比较科学的鉴别和区分。地方性特征无疑地是民俗的重要标志。

     (三)传 承 性

     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应当说是一个主要特征,它具有普遍性。

    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对稳定性。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承认,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恶习陋俗也往往以其因袭保守的习惯势力传之后世,这种传袭与继承的活动特点正是民俗的传承性标志。比如岁时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三月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五月初五端阳节的莒蒲艾叶、赛龙舟及吃棕子、饮雄黄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都是传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不论各代各地有多少差异,标志该节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却始终被承袭下来。又如我国自古以来就己完备的结婚习俗,包括它的繁杂程序及操办方式,也一直传袭了下来,不仅在整个封建时代不断因袭,甚至在现代,仍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或沿用,给当代婚俗套上了较为沉重的封建婚俗的枷锁。丧葬习俗同样如此,那些充满了迷信色彩的形式和手段,经过了几千年传至今日的城乡各地,仍在许多方面与科学文明抗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民俗本身所具有的传承特征十分鲜明,即使民俗事象有了某些改变,往往也可以找到这种传承特点所显示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

     民俗调查研究对这一特征不可等闲视之,传承性的标志,既可以使人们看到那些优良习俗的世代相承给人类社会的进步繁荣带来了积极影响,又可以使人们鉴别那些恶习陋俗的代代因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或沉重的压力,民俗科学可以由此帮助人类找出移风易俗的新路来。

     民俗的传承性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极大的不平衡状态。在文化发展条件充分的民族、地区,这种传承性往往处于活跃状态,也就是在继承发展中显示了这种传承性;相反,在文化发展条件不充分,甚至文化发展处于停滞、落后的民族、地区,这种传承性往往也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以它固有的因袭保守形式显示了这种传承性。因此,城镇习俗的继承发展较为明显,偏僻村寨习俗的因循守旧异常突出。在当代民俗调查中,传统节日在城镇习俗中远不如村寨习俗更具有古朴色彩。这种不平衡状态在比较过程中,自然寻找出城市民俗与村落民俗的关系及其差异,因此,对传承性特征的认识,只能在民俗的发展过程中去获得,否则,必然出现形而上学的错误。

     (四)变 异 性

     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它同时又与历史性、地方性特征有千丝万缕联系,标志着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流传所出现的种种变化。换句话说,民俗的传承性,绝不可以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因此,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连体儿,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象。在长期的民俗学理论发展中,传承的特征被摆到主要位置,是对的;但是,相对地忽视了变异的特征,则是不对的。那些在民俗中访古考古寻觅遗留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对发展人类文化,推陈出新无大补益;只有既研究其继承,又关注其发展变化,才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比如,从我国解放前的清明祭祖上坟,到解放后祭扫烈士墓,在清明节日传承中表现出许多变异;从清代满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从日本铁路工人服到辛亥革命以来直至现在的我国中山装,同样在传承中表现了许多变异。从古代婚礼用五谷杂粮撒向新娘,做驱邪祝吉仪式,到当代用五彩纸屑撒向新娘以致庆贺,同样也可以看到古代信仰、仪礼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轨迹。

    这种变异性特征在民俗发展中,多少世纪以来大多是在自发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的。随着时代条件不同,地方生活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在流传中变异各种民俗,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也应当看到,往往人为的有意识的改革,只要为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也可以形成民俗的变异。我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采集民风、改革习俗的事例是很多的。像古代六朝时太原地区寒食节冷食习俗长达百日以上,造成疾病伤亡,危害严重,皇帝下令革除,改禁火三日。侗族山寨为革除旧婚俗六礼的繁缛奢费,曾于上个世纪中拟订乡约,刻石树碑,予以改革。我国多少世纪以来,汉族盛行的表亲 (近亲)婚,得不到革除,现在由新婚姻法规定下来,禁止近亲配偶,用科学与法制反掉了恶俗。因此,不可把变异性的自发形成强调到绝对的程度。但是,也应当看到,人为的变异是有条件的,是从民俗中有意引导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和民心所向的,绝不可以把变异性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以个人意志强行改变习俗。我国历史己经证明,十年内乱时期,极左思潮和林彪、"四人帮"所推行的"横扫"、"砸烂"所谓 "四旧"的政策,不但扫不掉旧习陋俗,反而把优良习俗也砍掉了,当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所提倡的风气,又恰恰助长了恶俗与不正之风的蔓延,祸害非浅。那种不按民俗规律强行发展民俗、革除民俗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变异性是移风易俗最可运用的特征,只要认真探讨变异性的科学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转化的工作,推陈出新,删繁就简,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革除旧习陋俗,这便是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认真对待建立当代实用民俗学的课题。

     民俗的特征之间都有联系性,因此在进行民俗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有多侧面、多角度的认识,才能比较科学地形成考察民俗的纵横观、面面观,才能找到比较科学的可靠的方法。

  专题研究  
现代人的乡土情结
    我的题目是《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个人生活口述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以及一种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努力方向,但是在民俗学当中以往的口述史主要针对民间艺人,比方故事家、 歌手或者是拥有某种……[查看详细]
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
    今天由我来做一个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昨晚我跟张士闪教授商定的,把最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些反思和想法,以“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为题集中谈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个叫保护。当然它也可以拆成……[查看详细]
庙会类型与民俗宗教的实践模式
    中国城乡的庙会活动是汉民族民俗宗教的基本实践模式之一。对于民俗学来说,庙会类型问题难于回避。从参与集体构成的地域范围来看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但是这并不排斥从神灵符号、活动内容、仪式目的等角度进行能够说明问题的类型划分。庙会实际上大……[查看详细]
从神话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
    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长期以来盛行着的,主要是以文本(text)研究为主的视角和方法,也就是说,学者们关注和分析的,主要是被剥离了语境(context)关系的神话文本。而且,分析神话文本的眼光基本上是历时性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模式主要是历史溯源……[查看详细]
我院概览  智慧共享  核心优势  经典案例  动态关注  专家团队  主营业务  华汉旅论坛  民俗乡村旅游网  古建设计网  风水与规划网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欢迎合作 | 保护隐私权

Copyright@2003-2009 hhlv.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327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8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0号凯旋城8号楼105底商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
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观建筑设计、景区规划尽在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