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理论为旅游规划者分析旅游地人地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具体来说可应用于旅游规划的以下方面:
1、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感知、评价及其赋予景观的意义与价值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地方感为认识旅游景观的意义与价值及其与旅游者的关系,从而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和保护具有丰富内涵的景观提供了途径。旅游地社区居民与旅游地往往形成了一种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联结关系,即地方依恋。地方感研究有利于规划设计者了解特定地方(或场所)对居民的特殊意义与价值,从而对其进行特别的规划设计,以维系居民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关系。
2、旅游形象策划中的应用。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竞争和营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归根结底,一个旅游地能否在旅游者心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关键在于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而旅游体验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地方体验。旅游体验质量不仅与旅游活动有关,还与旅游者游览时的期望、意图和情绪有关。对旅游地的感知和体验形成旅游地意象,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可为旅游地形象策划提供依据。
3、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游憩者重复利用一个游憩地往往形成地方依恋,并对游憩地及其管理者形成心理忠实和行为忠诚。相关研究表明,游憩者的地方依恋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游憩者对游憩地的重游率和忠诚度,地方依恋水平高的游憩者更愿意在游憩地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应根据游憩者的地方依恋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当的宣传营销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将地方感理论应用于
旅游规划,应建立基于地方感的旅游地规划设计理念、方法与程序,并体现在规划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技术环节中。在旅游规划调研中,应增加旅游者和居民地方感的调研内容。通过调查,了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地环境的感知、使用和评价,确定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和场所,明确这些场所的地方性特征及其表现元素和象征符号,并运用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通过调查,明确旅游地居民的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让社区居民鉴别那些对于他们以及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的保持有着重要意义的地方和景观,从而制定相应的地方性保护规划,以维系居民与旅游地社区之间的情感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