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4856515
24小时专家热线010-84856515
首页 > 最新动态 > 旅游问答 >
风景区入口的规划设计应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7-08-08
现代风景区因为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其辅助性功能空间也大为增加,在入口空间存在着解决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管理、办公等现实需要的问题。规模较大的风景区,其入口本身就是一组建筑群,在空间组织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完整性。…
旅游规划的核心价值定义为“旅游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的本质特点”。 旅游规划是指导一个地区旅游发展长期、整体布局的战略性纲要,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旅游规划的核心,华汉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来解读:
华汉旅认为,现在的旅游规划已经不能将旅游项目视作一个单独实体,而应使之成为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对一个景点的旅游规划设计也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应重视环境生态效益。在景观上要以生态旅游开发标准来执行。
旅游规划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居民、开发商、未来的子孙等,不仅要注意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更要关注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因此,华汉旅认为,景区旅游规划需从同时考虑多方利益,实现多方共同协力。
所谓“概念性旅游规划”,自当是旅游规划系列中的概念性规划。作为笔者建议的“概念性规划—后续规划”旅游规划流程的第一个环节,它的工作是否应该是———放眼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以一种未来学的高度,根据被开发地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的优劣机危(SWOT)的分析,从而提出的对规划地域的旅游开发和旅游发展的前瞻性策划。
休闲农业与年俗旅游规划的融合,其实就是以以人为本、村民主体等概念要成为融合的基本原则,只有将休闲农业旅游规划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是可持续的、常态的年俗文化保护。
"旅游规划"近年正在中国骤然兴起,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中国旅游管理学科和风景园林学科因此而发生着转变。其动因来自4个方面:国际旅游与景观规划学术研究,工程实践的示范,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取消,以及环境艺术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
旅游开发的经验教训表明,旅游发展靠两“源”(资源和客源)、两“划”(策划和规划,要先策划后规划)。
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农园,需要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和手法,营造出不同于第一自然,而兼具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特点的特殊游赏、休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