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占有旅游规划地的资料,必须走好下面四步:
第一步“概况了解”。到达规划地之前,规划专家组的成员至少要用十天时间在图书馆、网上寻找、浏览一遍规划地现有的资料,并分别做出记录,使专家组成员脑海中对规划地的区位、气候、物产、交通、经济、古迹、民俗等有一个初浅的印象。
第二步“现场调查”。又称“旅游资源调查”,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市场调查另论)。调查前要准备好数码录像机、数码照像机、录音机、红外线测距仪、GPS等设备和记录资源面积、特征、价值等内容的图表。调查分普查和重点踏勘,先普查再进行重点踏勘,普查范围还应该包含周边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调查是获取资料关键的一步,它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如资源单体的测量、民风的现场采集、民间传说的座谈、走访等等。同时,也需要众多行政和科研部门配合协作,如土壤微量元素测定、空气负氧离子测定、土特产品营养成分分析、民间食品采样、民间戏剧观摩等等。调查可以分成若干组,但必须仔细、深入。如果规划地和周边地区原来没有做过旅游资源普查,本次调查一般要耗去3-6个月时间,或许更长。旅游资源普查后的规划地重点踏勘,主要是为项目的设计、布局做准备,卫片查阅、地形、地貌图的绘制不可缺少;建筑绘画专业人员还应该将现状立面图绘制出来。
第三步“文献查阅”。除查阅规划地各部门提供资料外,古代、现代有关规划地的论著、诗歌、传说等文献必须查阅。这步工作目前大部分规划单位都没有做,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现代论著有索引、网络:人民日报社编辑有历年论著索引;论文全文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学术期刊全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各高校网都有,可以下载、打印。古代文献有丛刊、类书:《大正藏》、《道藏》汇集了历代佛、道经书、文集、传记以及名山风景的佳作;《四库全书》集古代名人文集;《方志丛刊》收历代各地方志;《笔记小说丛刊》缉各类传奇故事;《石刻史料新编》汇历代碑刻;而《古今图书集成》已有电子版,大到历史沿革,小到一座寺庙、一种菜肴,只需输入名称,就会把它的历史、诗词、故事全部输出来,让你一览无余。
第四步“补充完善”。通过二、三步工作,规划地的基本资料已经掌握,规划地的资源优势有了初步轮廓。就需要对重点资源的资料进行补充完善,或再次现场考察、取样,或深入查阅资料。如涉及到某个人,应该查他的传记、文集、诗集;涉及到某座山,应该查它的山志、碑刻等等。经过补充,使重点资源的资料丰厚扎实,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