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屯堡文化及其哲学思考
  景观设计与哲学体验
  略论藏传佛寺建筑的变异化型态
  琴心莫说当年 ——圆明园“夹镜鸣琴”的意义解读
  虹梁考
>>更多古建专题   
 
  北京宫殿 北京智化寺
  避暑山庄 藏族民居
  东阳卢宅 福建明代土楼
  干阑式民居 合院式民居
>>经典赏析专题   
多元视角下的屯堡文化及其哲学思考

http://www.bjhhlv.com/   来源:华汉旅 赵向东   日期: 20091213

 

         贵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中国古代苗、羌、越、濮四大族系交汇的地方;而且由于众多的历史地理原因,又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区域,多种民族及其秉承在这里形成了复杂多元的文化体系。千百年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传统和信仰,一直维系在亘古相传的先祖遗制之中。在历史年轮不断更新出新的篇章时,这里的习俗语侬、异域风貌、淳朴民风很多都原生态化或准原生态化地保留着。

                 

       在贵州腹地,以安顺为轴射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在语调、习俗、服饰、信仰、建筑等方面均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民族的汉人(自称老汉人)。这些汉人所居住的村寨多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关、哨、卡、卫、所等命名,其中屯、堡最多,“以其居住地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屯军堡人,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安顺府志.风俗志》)。这是指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为拱卫云贵,敕令“调北征南”,派遣傅友德大将军率30万大军直入滇黔,现今屯堡人的祖上从外省迁徙云贵高原,。战后因征战有功,划封黔中富饶之地居住屯耕,并且为保持入滇的驿道畅通并监管贵州少数民族,留下部分军队屯扎在安顺一带,这些军人及其眷属背井离乡,在这里开垦田亩、种地屯粮,丰润了黔贵的生命,也传播和延续了江南故乡的文化。如今,这些是汉族却不同于中原汉族,也非少数民族却似某少数民族的族群,仍然固守着明代的江淮遗风而形成了今天所能看到的独树一帜的屯堡文化。

       从屯堡文化的表层信息来看:经过六百年的岁月,屯堡人的后裔,男子爱跳表现勇武的地戏,妇女喜着明装;屯堡是古代西南地区一处处军事堡垒兼生活村寨的遗存;屯堡文化是古代为满足政治需要进行的人口战略迁移后的产物,其特色文化包括地戏文化、服饰、风俗、建筑、饮食等等。但是,任何真实文化的背后,无一例外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屯堡文化具有多学科错综交汇的特点,所以必须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它,才能获取更为生动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下面就屯堡文化的深层次哲学与文化意义来阐述个人管见。

      伦理学层面下的文化浸淫:

       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自古崇尚有机自然观,如农耕收获顺应天时,渔猎不择动物生殖季节、伐木根据林木生长情况而定等等,建筑也是这样,“参天地,赞化育”,以自然的材料与肌理造就人类生活的场所,在儒家自然观与道家自然观共同影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高度协调的有机结构关系。屯堡人的村寨完全沿袭着中国文化的这一哲学思路。当年大批外来军队受敕令屯驻生息于此,逐步改良着险恶的自然环境,达到水木自亲的宜居环境,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是战争背景与生存方式的统一。由于当时明代平南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后来驻守下来并抵御当地各种排外性的军事攻击,屯堡文化营造出非常特殊的居住形态与村落规划和建筑布局体系。这在下文也有专述。

       第三就是正统思想的深刻烙印。儒家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深刻渗透与外延;中国传统文化从宏观到微观、从有形到无形的布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文化传统产物,核心是天人合一,即使用物质形态和布局来体现天上人间的一种礼制秩序,追求天地人的和谐。

       这其中也包括着群体空间内部人事组织管理行为,同时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正如人类学 家王铭铭 先生所指出的:“在汉人的社会中营造并认可着“非正式权力”,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将对理解汉人社会的秩序、正义观念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其实不光是汉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方仍有相当多的这种公共领域当中“地方头人”与“象征人物”的存在。这也是人类学“地方精英”研究范式的重要对象。这种理念,实质上是古代“崇圣模式”的积淀和现代展示,体现着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协调方式与微观社会的组织形式。屯堡当中,原先征南将军的后裔以及不少当地文化人都构成了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象征人物。这是当地非权力化的组织管理方式之一。

       另外必须要提及的就是安顺屯堡的地戏属于中国傩文化的军傩类型。这是汉民族现存的、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傩承载了汉族之所以成为汉族其最为原始的力量:刚劲、无忌、血腥、坦然、秩序,还有尊严,多年来,傩仪式一直在维持着中国民间村寨中的秩序。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村民们的时间及生活节奏;行傩过程中,总伴有劝戒人们要尊老爱幼、不偷不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规定了村民的道德秩序。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化浸润下,屯堡顽强地表现着传统意义的正统观。比如:屯堡地戏的题材都是宣扬正统的内容,绝不出现《水浒》之类的反判题材以及《红楼梦》之类的卿卿我我。这和屯堡人的军队背景有直接关系,地戏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上层建筑方面的娱乐,它只能表现爱 国忠 君思想,故常表演的剧目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四马投唐》、《罗通扫北》以及明代中期的《黑黎打五关》等武戏。如有些地戏(军傩)的内容表现忠勇主题如薛仁贵、忠孝主题如杨家将、忠义主题如关公等等。联系当地屯堡村民忠厚淳朴的民风,使人相信这种自古流传的民间神秘宗教性活动对人精神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类学领域与戏剧学层面之间有着交互式的文化渗透

       屯堡文化在人类学层面上所凸显的特质是它的地戏。随着时光荏苒,地戏所担负的“寓兵于农”的功利目的已不复存在,而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它已深深地渗入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屯堡人最引人注目的风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地戏,屯堡人就会丧失它最具光彩的特征。

       地戏的源流,应归于中国傩文化的一种独特类型。很多研究屯堡的学者认为,地戏源属于军傩,是朱元璋部队入黔时从江南带来的。他们推断,屯堡人演出地戏,一是为娱乐,二是为敬神祭祀,驱邪纳吉,早年间还有训练武功、加强战备的作用。还有的专家认为,安顺地戏经历了从军傩到民傩、从傩祭到戏曲的演变过程,是傩祭和戏曲双向选择的结果。

       提起傩文化,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盛行于商周,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传统祭祀形式、迎神驱鬼逐疫仪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傩涵盖多元思想,凝聚多元创造,交织众多学科,蕴涵了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一门显学——傩文化研究。傩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生命力十分顽强,至今存活在湘、皖、桂、川、滇、赣、苏、晋等省广大农村和多种民族之中。尤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湖南,更是傩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土壤。

       傩据说是由仪式中主持者口中不断发出“傩傩”之声而得名。《辞海》释为:“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并引高诱注《吕氏春秋.季冬》的话“大傩逐尽阳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除逐是也。” 仪式中要有人数众多、场面盛大、气氛热烈的舞蹈队伍,这就是最初的“傩舞”了。傩舞源于原始巫舞,特点是舞者戴面具,手执各种兵器,表现捉鬼驱鬼的内容。这种傩仪的种类很多,如“国傩”、“天子傩”、“大傩”、“乡人傩”等,而且流传地域广阔,时间悠久,在与各地不同习俗和文化背景融合的过程中,舞蹈的形式规模和所扮演的形象也更加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了。但有一个一直没有改变的共同点,就是舞者要戴木刻假面,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风格的“假面傩舞”。“傩舞”的假面在发展中愈来愈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乐性转化,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节目。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舞蹈有独特的套路,群体动作讲究对称,粗犷而又富有装饰意味。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关于大傩的记录,如殷墟甲骨文卜辞当中就有。

       翻开戏剧发展史,尽管在戏剧的起源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人们基本都承认戏剧的起源离不开宗教的深刻影响。董康《曲海总目.序》便云:“戏曲肇自古代之乡傩”。傩,乃“击鼓殴疫疠之鬼”的祭祀礼仪,据说产生于黄帝时代。《后汉书.礼仪志》对傩有详细的描述:“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率衣丹裳,执戈扬盾,帅百隶及童子而进傩,以索室中,而殴疫鬼也。”西周傩,按季节分为春傩、秋傩和冬傩。《吕氏春秋》对此有记载:春傩为“国人傩”,“以毕春报导”;秋傩为“天子傩”,“以通秋气”;冬傩为“大傩”,“以送寒气”。先秦傩按场合分为乡傩、国傩和军傩。在乡间,谓之“乡傩”;在宫庭,谓之“国傩”;在军营,谓之“军傩”。说到底,“傩”是一种经过化妆打扮,手执道具、以强烈的动作节奏来驱鬼逐疫的宗教礼仪。它虽然还不是戏剧,但其作用不外乎娱神、驱鬼、求安,其中已经包含了戏剧的萌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傩由乡野进入庙堂时,这种舞蹈娱神驱疫逐鬼的作用逐渐淡化,而娱悦、游乐、表演、欣赏的功能不断增强,便出现了群众性的迎神赛会,最终演变为傩戏。傩舞和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傩戏,是宗教与戏剧的高度结合。在相互依存中,它们从对方获取了生命的信息和力量。因此,戏剧不仅是宗教的派生物,而且还是宗教精神的载体。贵州现存的傩戏就是戏剧发生学的“活化石”。

       地戏的传承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南征军的行军路线及屯田驻军分布的,呈明显的带状构架,其中心在安顺,并一直延伸到云南澄江县。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澄江县阳宗乡小屯一带的《关索戏》,与贵州地戏具有相似的特征,同源而流变。

       军事学以及军事史研究的标本

       从巴蜀南下或从湘西西进到达贵州,再从贵州中部一直向西可达云南。这是从内地通往西南边陲最为便捷的途径。从600年前开拓的古驿道到后世修建的公路、铁路,都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延伸。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这条黔滇通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为了维系中心腹地与边塞南国的一统江山,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里拼杀混战。

       当年征南过后,为了靖边绥远而留下数十万大军于贵州这条西南交通要道上定居下来。除了可能的一些地方武装的骚扰,被夺去原有生存空间的少数民族也常以攻击性的面目出现,因此提高防卫性免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实质上就形成了军农合一的生活状态下,以阵地战对外来的游击战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防御型战法,在军事策略及战术上要求易守难攻、坚固、利于巷战、易眺望等诸多特点,这就自然形成了现在所能看到的石化的屯堡。

       文化传播社会化的生动反例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时代均有靖边移民之风,现今很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区常会出现汉族的聚居区,如云贵川一带。屯堡也正是这样一个地群。

       几百年前,从入黔之日起,回归故里,落叶归根,客居他乡思乡的情结,从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当这种希冀,被时间的流逝冲刷得渺无踪迹时,一种渴望保留传统文化的心态,就成为屯堡人强大的内聚力,它顽强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屯堡人“离乡不离腔“的民俗心理形成的几百年古朴而固执的民风,正是这种民风,使其代表性文化诸如军傩地戏历久不衰。

       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自古的交通要道上屯堡文化得以保持相对完好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明代进驻的军队来自当时的江淮地区,正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群体,而对文化相对滞后的周边地区,自然不存在交流互动;而后来有清一代由于地处偏远,与内地相比文化又相对滞后了,自卑感形成的心理落差使得屯堡人反而能够尽力保持住了自身的文化,形成文化相对封闭性。

       另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形从当时屯堡哨所等的安排密度即可得出相应结论。当时各屯堡设置密度相当高,呈星云状分布。正因为分布过密,很难有外来文化侵入。这其实是一种人类学研究中的“肥皂泡”理论——大量的肥皂泡如果吹散在空中的话,它们就会很快湮灭于风中,烟消云散而去;但如果大量的肥皂泡成团聚在一起,之间就会粘结紧密,凝聚力极强。屯堡文化的凝聚力也许可以用这一简单的模型加以解释吧。

       规划学与建筑学意义上的防卫体系

       贵州安顺这一带是一片石灰质沙页岩构成的喀斯特山地,沙页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所以这里的房屋多是石板房,由一座座石板房就组成了石板寨,更不必说其它石瓦、石屋、石墙、石街道、石碓、石碾、石磨、石缸等等。但外表看似粗犷的屯堡石板房,内部却铺排着华丽细腻的江南建筑风格。屯堡内多为三合院或四合院,门头为垂花门楼,小院内满目都是精雕细刻的图案,精雕石柱础,细刻木窗花、雀替,多层的木枋、月梁,连下水道的入口处也都有龙、凤、蛙、蝶、蝙蝠等各种图案,来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屯堡村寨具有非常明确的可识别性,依据标志性门楼方位及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判断所处方位。高低错落的组织,处处暗路相连,成为一体。每座屯堡或依山据险,或平地建堡,寨前流水绕田野,村中有水井,不愁水、粮。屯堡四周遗留下来的城垣和寨门,村中耸立着可观察敌情指挥作战的碉楼,每座房屋都留有射击孔和隐蔽的低矮后门,每条街巷两头都筑有防守的门楼,布局严谨,将各个独立的住宅联成一个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的明代屯军特点。在屯堡密集地区,一有烽烟,各屯堡相互支援。甚至至今屯堡人都仍保持耐储藏的传统食品。

       防卫建筑与规划体系,石木结构建筑可以说是江南民居建筑风格与石筑堡垒的紧密结合。贵州一带如布依族、瑶族等均喜用石板房建筑,屯堡建筑风格以江南传统木构建筑为芯、借鉴周边地区居民之石板房之模式仍有相当可能性。

       关于屯堡文化研究思路刍议

       综上分析,屯堡文化实为多元文化共生互动之所在,且无意之间保留着中国民间古代文化当中的许多罕见细节,细细梳理,归纳几个最为值得关切所在,以供学术方家指正。

       一, 不是安顺屯堡文化集中地带才有反映军傩文化的地戏,应沿贵州至云南的古驿道展开,甚至外省也存在有军傩。应对军傩文化分布进行区域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而不只是限于屯堡这一片;

       二, 安顺地戏与京戏应存在些许关联。这是因为,当年做为屯堡先人的内地军人大部分来自于江淮一带,而这一带也是傩文化较为活跃的地区,而且当年的徽班进京前的活动地区也重点集中在这一带,而且现在的屯堡地戏带有着京剧先祖原始弋阳腔,地戏服饰、脸子也与京戏有着相当的近缘关系。种种迹象表明,安顺地戏很可能遗存着京戏前身的某些特征;

       三, 安顺地戏所反映的军傩,由于文化载体来自江淮地区,故既有江淮一带的傩的影子,另一方面,傩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民间文化,至今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广西、山西、安徽、山东、河北等省份均有保留,所以也极有可能受到并接纳了贵州本地傩文化的影响。所以,这种军傩的包含“傩”文化的方面应该是具有揉合性的文化符号;

       四, 屯堡文化属于一种文化孤岛现象,延六百年其文化仍得以延续,其中原文化的社会型、家庭型、信仰型伦理对人行为规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值得人类学界着力研究这种伦理美学;

       五, 建筑防卫体系研究是建筑学及军事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建筑学方面,如防盗、防视线干扰,据研究好的防卫体系能有效地降低犯罪率。近些年甚至在城镇居民区设计中也在探讨这个软性规划问题;军事学方面防御战以及近战等军事理论也有着极大丰富,另外对军事战史方面的研究也有促进作用。而屯堡文化所提供的活生生的防卫建筑体系实例,无疑将成为该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范例。

       结语: 在漫长的600多年中,对屯堡人而言,“地戏”是对根的延续、文化的传承,通过地戏,寄托了屯堡人对富裕生活的满足、对征战胜利的骄傲、对故土阡陌的热爱、对伦理信仰的精神寄托。女性服饰、头饰、丝带更是操守的反映——如今妇女们还一直穿着宽袖的斜襟长袍,衣领和袍袖处都镶有绣花边,腰系黑带,前绑围腰,脚上是尖头绣花鞋,头盘凤头结,使人对明代生活产生出一丝遐想。不时可见到建筑细节上的“渔、樵、耕、读”木雕或彩绘,可以体味这种中国古代农村百姓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感悟人生境界。建筑梁枋上常见到刻出的楷书“仁敦土安,乐天知命”之类,以及地面石板上的太极图,也足以唤起现代人心底对传统文脉的一丝眷恋。 总之,屯堡能够使人伫立回首——看着那鳞次栉比的石板屋顶,体味着充满伦理意味的美。